守护莫高窟 社会在行动 捐赠不留名 慈心助莫高
作者:文案编辑 发布日期:2020-10-09 浏览次数:7982 来源: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9月29日,社会爱心人士一行十八人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赠善款,助力敦煌石窟保护。他们捐款不留名,留下的是颗颗爱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开始关注敦煌,他们纷纷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赠善款用于敦煌石窟的保护。在此,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对所有爱心人士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地感谢!


图片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莫高窟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敦煌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66年,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莫高窟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借助科技手段,让莫高窟减少病害,延年益寿。


图片


新思路治“顽疾”

 让壁画延年益寿


图片

文物修复现场


整个莫高窟有400多个洞窟保存有壁画,如今面向公众开放的仅有70多个,由于很多洞窟病害程度严重,或许永远不可能跟游客见面。


未与游客见面的85窟几乎集中了敦煌壁画的所有病害,其中最重的是会造成壁画整体脱落的空鼓病害。


1997年,“重病缠身”的85窟被敦煌研究院列为重点“拯救对象”。由于当时保护、管理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保护手段落后,敦煌研究院选择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展联合攻关。为找到修补材料,专家花了整整4年,试验了80多种材料,发明一种“灌浆”技术,将泥浆注射到空鼓的壁画中,这种液体会充满空隙和裂隙,变硬后固定壁画。


但问题接踵而来,含有水分的泥浆将壁画中的盐分带至表面,影响了壁画价值,同时诱发壁画盐害——又称壁画“癌症”,要进行较好的修复,难度较大。


2006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古代壁画脱盐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开展时,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团队提出采用新型材料结合脱盐技术去除和降低文物材质盐分的新途径。经过3年的反复试验和研究,基本解决了我国古代壁画盐害治理难题。


在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干旱环境下古代壁画保护成套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支持下,研究人员进一步依靠科技手段,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研究壁画病害诱发原因和微观破坏机理,深入开展保护技术集成与装备研发,形成了壁画保护修复方法体系。

  

图片


实时监测预警

守护文物“微环境”


图片

洞窟内微环境监测系统


莫高窟地处戈壁沙漠腹地,空气干燥,雨量稀少,温度变化剧烈,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莫高窟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2mm,而年蒸发量却高达4200mm。窟外极端最高气温为43.6℃ (1952年7月16日),极端最低温-28.5 ℃(1979年1月15日),平均气温10℃左右。但洞窟内的气象环境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温度、湿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据对第335窟中型唐代洞窟的监测调查,窟内全年温度变化在5-20℃之间,年平均温度为12℃;全年相对湿度变化在6-40%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18.3%。

客观而言,壁画和彩塑颜料层所施的天然矿物颜料本身比较稳定,在莫高窟内这种干燥和稳定的环境里,一般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不易变色和褪色,因此部分壁画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地仗层含有的麦草、麻、棉花、笈笈草、芦苇等材料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不易霉变、腐烂,随之使地仗层在稳定的小气候环境里不易脱落,保持了壁画和彩塑的牢固性。这种干燥的气候和洞窟内稳定的小气候环境,给壁画和彩塑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尽管莫高窟大环境有利于洞窟壁画的保存,然而,环境的各项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著洞窟保护的有效性。从崖面的变迁和底层、上层洞窟壁画地仗发生酥碱、疱疹等病害来看,暴雨或集中式降雨仍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山洪时常袭击莫高窟。顶层第194窟、第3窟、底层53窟、85窟等均有地仗层酥碱或疱疹状等病害。顶层洞窟的水分来源主要是集中式降雨,雨水沿崖体裂隙渗入洞内。随著强烈的蒸发使得崖体中的盐分随著水分的运移而移至地仗层,造成地仗酥碱。由此可见,洞窟病害与环境是直接相关的,深入了解洞窟环境对洞窟保护意义重大。

近十年,敦煌研究院致力对莫高窟崖体岩石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崖体地层形成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的病害作了调查;对彩塑和壁画的制作材料、结构、性能做出分析和评估;设置全自动气象站监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等窟区气象要素;并选择不同类型的洞窟,进行洞窟小环境的监测。

监测系统收集和存储各类数据,并结合每个洞窟内彩塑和壁画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莫高窟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和制定科学的开放管理制度提供数据依据,有效解决了保护和旅游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旅游开放和洞窟保护的平衡发展。 


图片


数字化技术

让千年石窟“活”起来


图片

文物数字化现场


莫高窟,虽然规模宏大、洞窟众多,但每个洞窟的空间极其有限,窟内的彩塑和壁画采用泥土、木材、麦草等脆弱的材料制成,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多种病害,并缓慢老化。

    

如何存住文物容颜,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千年石窟的魅力?采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石窟以另一种方式“活”起来,是解题答案之一。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敦煌石窟206个洞窟的数据采集和10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140个洞窟的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先后面向全球上线,实现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

    

前往洞窟之前,游客们可以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赏高清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了解莫高窟自然、历史、文化背景和数字化洞窟景观,从而更好地保护敦煌石窟。



图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将目光都聚焦于文物保护的发展,他们纷纷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赠善款,助力敦煌石窟保护。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是在国家有关领导的关注、国内外有识之士和敦煌研究院的支持、资助下,创办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1995年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文物局,基金会总部设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


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任务是:接受关心和支持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自愿捐助;资助敦煌石窟的科学保护与修复;资助有关敦煌学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出版;资助国内外敦煌保护、研究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同国内外有关团体、研究机构或个人合作举办与敦煌有关的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国内外有关团体、研究机构或个人提供敦煌学研究资料、科研成果、信息咨询等服务。


众流合注,霈为大川;群山出材,巍成广厦。每一笔捐赠,都包涵着一份爱心,寄托着大家的期待。未来,希望更多的朋友们能与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保护这座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