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守护人——有你、有我、有大家
作者:文案编辑 发布日期:2024-09-06 浏览次数:5891 来源: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2024年8月25日上午,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支持的首届“石窟守护人”启动仪式在兰州敦煌艺术馆顺利举行。

 


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有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于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林毅、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副理事长罗华庆、张先堂、秘书长宋真,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综合办主任李世龙、甘肃炳灵寺文物研究所所长贺延军、榆林窟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东乡县文旅局主任马腾云,以及15位首届“石窟守护人”和社会各界热爱石窟文化的观众近百余人。

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庞大,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胸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对石窟寺的保护和利用。2024年8月19日举行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宣布: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就甘肃石窟寺的保护而言,各单位间还存在相对的差异性。杨秀清理事长在致辞中说:中小石窟保护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石窟寺本身造血功能不强;其次特别是中小石窟遗址分布的区域及守护人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另一方面,一线守护人的年龄断层严重,后备力量不足,文物保护专业能力还需加强。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致辞

甘肃中小石窟205余处,大多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这些中小石窟是见证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中华民族生成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叙述的故事对连接中华民族的文脉和古今启示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石窟寺群整体规模不大,但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为研究各时期的宗教、艺术、建筑、民俗、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这些石窟文物保护在相关部门按党中央的部署全面推进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此,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启动了“石窟守护人”公益资助项目。

启动仪式上由宋真秘书长宣读,经甘肃省文物局推荐,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决定,苏超等15位优秀基层石窟工作者,成功入选首届石窟守护人。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宋真宣读决定

“石窟守护人”公益资助项目将定期召开《石窟守护人》年度大会,发布《石窟守护人》微纪录片,并通过各种会议形式和媒体宣传,唤起全社会对中小石窟现状的了解和支持关爱的热情;定期从中小石窟中遴选一批坚守基层一线的“石窟守护人”给予资助,并进行为期1周的石窟保护专业和文博知识专业培训,提升石窟守护人的专业能力和保护意识,让平凡的石窟守护人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尊重;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通过石窟守护人故事和年度会议,更多地关注和了解中小石窟,投身石窟寺保护研究的行列之中;呼吁社会力量帮助和改善基层文保人员的待遇,一起帮助中小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

首届石窟守护人”公益资助项目的经费,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中我基金会放置的文物保护募捐箱中的群众捐款。

来自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张增龙和武山县水帘洞石窟包转红,代表首届石窟守护人发言。他们用最饱满的感情,表达对石窟文化的热爱,他们也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对石窟守护的坚守。

 


首届“石窟守护人”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张增龙发言

 

首届“石窟守护人”武山县水帘洞石窟包转红发言

 


大会为首届15位石窟守护人代表发放荣誉证书和纪念碑

启动仪式当天,还举办了首届“石窟守护人”石窟保护对话。杨秀清、贺延军、李立新、李亮、马千等石窟保护专家,围绕石窟守护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为石窟保护事业积极建言献策。

 

首届“石窟守护人”石窟守护圆桌对话

大会圆满结束后,首批石窟守护人代表前往敦煌,参加8月2529日的首届石窟守护人石窟保护研习班。


合影留念

    文案:罗文娟